品 種 : 喬木
規 格 :
株 高 :
苗 齡 :
數 量 :
其 他 :
詳細介紹
三角槭,別名:三角楓,拉丁文名:Acer buergerianum Miq.無患子目、槭樹科、槭屬落葉喬木,樹皮褐色或深褐色,粗糙裂片向前伸,全緣或有不規則鋸齒。果核凸出,果翅展開成銳角。喜光,稍耐陰,喜溫暖濕潤氣候,稍耐寒,較耐水濕,耐修剪。秋葉暗紅色或橙色。產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,黃河流域有栽培。宜作庭蔭樹、行道樹及護岸樹種。也可栽作綠籬
秋季采種,去翅干藏,至翌年春天在播種前2周浸種、混沙催芽后播種,也可當年秋播。一般采用條播,條距625px,覆土厚1.5~50px。每畝播種量3~4kg。幼苗出土后要適當遮蔭,當年苗高約1500px。三角楓根系發達,裸根移栽不難成活,但大樹移栽要帶土球。
病蟲防治三角槭
刺蟲
刺蟲應是刺蛾幼蟲俗稱刺子或蠖蟪,危害三角楓的刺蛾為樟刺蛾幼蟲,為南方廣布性蟲害。
防治方法
量不多時可用鑷子夾下殺除。
噴灑40%氧化樂果乳油1200~1500倍液或80%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殺除。
觀賞價值
木材優良,可制農具;南京地區有
栽培作綠籬。
栽培作綠籬。
三角楓枝葉濃密,夏季濃蔭覆地,入秋葉色變成暗紅,秀色可餐。宜孤植、叢植作庭蔭樹,也可作行道樹及護岸樹。在湖岸、溪邊、谷地、草坪配植,或點綴于亭廊、山石間都很合適。其老樁常制成盆景,主干扭曲隆起,頗為奇特。此外,江南一帶有栽作綠籬者,年久后枝條劈刺連接密合,也別具風味。
藥用價值
冬天不落葉
此樹生長地為海拔高160米的紅壤區,樹周均為水稻田。樹高28米,胸徑105厘米,樹冠覆蓋面積180平方米。冬季樹的葉子由綠變粉紅、紫紅或紅綠相間等多種顏色,到來年春季又轉為綠色。據傳,這種葉色多變不落的奇異現象己有300多年,人們夸此樹為“寶樹”。[5]